說起李紅軍,很多酒業中人都知道他的傳奇——20年前,他巧妙的把人們對東北產糧的認知轉化成“純糧東北酒”的概念,并運用一系列大大于當時的酒類促銷創新,平地起量,攻無不克。
李紅軍和他的團隊,改寫了東北酒在全國白酒格局中的地位!
這樣一個人物,怎么著也該是有點霸氣的吧?
但事實卻是:除了兩道濃眉依稀可見昔日崢嶸,李紅軍普通、平和得如同在公園里遛彎兒的大爺。
話不多,言必精彩;態雖和,姿必端正——這是李紅軍給筆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如今,李紅軍是一擔糧酒業的董事長,這個企業,既是他酒業智慧與經驗的集大成者,也是一份寄托著舐犢之情的饋禮。
何謂“大俠”:東北酒的造富奇跡
俠者助人,而大俠,當然就是能夠幫助很多人。
對于東北酒和一大批經銷商、供應商來說,李紅軍就是大俠。
1997年,秦池事件掀起波瀾,給中國白酒業蒙上了巨大的陰影。
1999年,在河北邯鄲做食品快銷的李紅軍經朋友介紹代理叢臺產品,一腳踏入酒業。
對酒業有所熟悉后,一個天才的想法在李紅軍的頭腦中成型:在人們對“酒精酒”普遍存在誤解和擔憂的情況下,利用大眾對“東北糧倉”的廣泛認知,推出“純糧東北酒”的概念,并借鑒食品快銷的促銷手法來迅速起勢。
“黑土地”的業界奇跡就此上演。
注重酒質的“黑土地”很快讓消費者們接受了“純糧東北酒”的提法,而贈笑話卡片、贈打火機、贈美元等一大波豐富多彩的促銷手段也讓人們感到無比新奇,體驗感爆棚。
彼時,沒有哪家酒企這樣做過。
李紅軍的促銷不但來得新奇,而且來得細致——光打火機贈品就有一千多種,有帶電筒的,有造型別致的……酒瓶也用了景德鎮手繪的瓷器,瓶身不帶一個“酒”字,喝完了插束花,煞是好看。
在后來聲名大噪的盤中盤模式,也被李紅軍不成理論的玩得溜轉。
一時間,“黑土地”風卷神州,戰無不取。
一時間,“黑土地”的員工在各家廠商中十分搶手,高薪挖人、派人應聘——大家都想知道“黑土地”的系統玩法。
東北酒的名頭,從此響亮。一大批經銷商和供應商,暴富流油。
何謂“大俠”:重義輕利能扛雷
李紅軍在白酒江湖里的為人可以總結成六個字:守信、重義、輕利。
這似乎與“黑土地”靈活機變、點子百出的操作風格有些相悖,但李紅軍偏偏把它們集于一身。
如果說“黑土地”的神來之筆讓李紅軍從此在酒業揚名,那么他的為人處世,則讓他有了一群數十年不散的好兄弟。
對此,李紅軍低調的將其總結為“利他”二字。
譬如在前期的市場工作中,偶爾有一線市場人員急功近利,給經銷商許諾了公司政策之外的東西,李紅軍一概認賬、買單;再譬如疫情期間,李紅軍照發員工薪水,不減不降,更不裁人。在他看來,答應了的事就要做到。
在當今社會,幫人扛雷無疑顯得有點傻,然而在酒圈子這一畝三分地上,李紅軍卻獲益良多——20多年的老員工、老合作伙伴、老經銷商比比皆是,別人費盡周折也搞不好的事,他一句話就能擺平。
事實上,2005年的時候李紅軍就從“黑土地”功成身退,轉戰其他領域,否則,東北白酒現有的格局還當別論。
然而8年后的2013年,一聽說李紅軍要做“一擔糧”,無論是“黑土地”的原班人馬還是經銷商們,都不假思索地跳了過來。就連中國酒業的人物(不方便透露姓名)也投入大量精力,親自操刀,復原了“一擔糧”古方的工藝環節。
說起這?擔糧酒,淵源可追溯至金貞元元年(公元1153年)。彼時中都官府為增稅而征管的和香凝酒坊,因其用糧?擔、燒酒?壇,酒體烈如火、燒如刀,俗稱?擔糧燒。李紅軍從浩如煙海的資料中發掘出酒方之后,以“傳承不泥古,創新不離宗”為理念,既延用了金代官酒以紅粱?擔萃取精燒?壇,又在此基礎上創新了?擔糧酒莊的5A精釀工藝,讓沉寂上百年的京城美酒得到了新生。
面對蜂擁而至的新老經銷商朋友,李紅軍甚至還勸阻說:“公司剛起步,三、五百萬的打款門檻定得有點高,你們再考慮考慮!
結果商家們眉頭都沒皺一下就把款打過來了。
李紅軍的品行,或許正是“大智若愚”的寫照。
何謂“大俠”:酒業的智者和覺者
普通俠客靠的是能打,大俠除了能打,還得“智”,還得“覺”。
放在酒業,“覺”是洞察市場先機,“智”是有自知之明、取勝之道。
早在十年前,李紅軍就做出過“茅臺不倒,醬香必熱”的判斷。
然而,李紅軍的一擔糧酒業卻選擇了做北京二鍋頭。
問及原因,李紅軍說預見性只是成功的步,看到了前景,還得理智的分析自己適不適合去做,很多人栽跟斗就栽在這上面。
其實經過這么多年的財富積累,李紅軍的格局和追求已經有所超脫。做“一擔糧”,更多的是為了給那批跟著自己發展起來的經銷商老弟兄們一個全始全終,是為了助飛兒子李嘉陽做酒的夢想,同時也是為了把自己的名字更深地鐫刻在中國酒業的歷史上。
所以,李紅軍不做短線。
在李紅軍眼里,隨著牛欄山的全國化,具有北京區域優勢的二鍋頭已經有了走向全國的基礎!耙粨Z”要做的就是創新北京二鍋頭的品質和品牌,順應光瓶酒市場,特別是高線光瓶酒市場的高速增長趨勢,讓這個源自于七、八百年前的金代官酒獲得新生,讓京味藝術香醉世界。
簡單點說,就是李紅軍要把“一擔糧”的顏值和品質做到里外超值,讓它成為“更高端的北京二鍋頭”。
為此,在固態發酵,只做純糧的基礎上,李紅軍給“一擔糧”定下了特的5A精釀標準(精益配方、雙時發酵、兩輪醇化、13道精濾、年份組合),并且從色彩戰略到瓶體設計,再到品牌內涵上大招迭出。
這些年來,一擔糧受到了行業的認可,同時也獲得了各種各樣的殊榮。
一擔糧品牌入選中國酒類品牌價值200強;
一擔糧·怒放的生命榮獲布魯塞爾大獎;
一擔糧·怒放的生命獲全國第四屆頭部光瓶酒大會冠軍產品稱號、創意新品稱號。
現今一擔糧品牌價值被華樽杯認定為42.54億元,在二鍋頭品類中位列前茅,而一擔糧的榮譽不止于當下,更不限于過去,更多的殊榮皆在來日。
和酒業內以高端產品求利潤的固定思維不同,李紅軍善于在消費基礎更廣的大眾產品里精準的找到升級點,量利雙收。昔日,價格高于同類產品的“黑土地”如是,“一擔糧”亦如是。
穩健而鋒利,李紅軍自有制勝之策。
父業子承,自己的兒子李嘉陽想做酒這件事,讓李紅軍老懷大慰。而“一擔糧”就是寄托著李紅軍事業和父愛的傳承。
正因為此,李紅軍在“一擔糧”的基礎建設上是不遺余力的,生怕底子有一丁點兒的不扎實。這還不算,他又把“黑土地”的干將們拉到兒子帳下聽用,請了兩個管理和快銷方面的高手來做兒子的“臥龍”、“鳳雛”,手把手地帶了幾年,這才安安心心的退到一旁,沒大事的時候,開開心心的當一個吉祥物。
所以,我們才能在文章開頭看到那個遛彎兒大爺似的李紅軍。覺而智,智而悟,李紅軍這算是真的活開了。
20年前,李紅軍以奇跡造福東北白酒,施惠至今;而今,“一擔糧”扛起了創新北京二鍋頭品類的擔子。這次,又該有多少人以手加額,山呼好運?
記者手記筆者無意以“大俠”的稱謂來美化、拔高李紅軍。
什么是俠?施惠他人、重信守義、智覺超凡、通情達理就是俠!
中國酒業人山人海,然而真正能夠做到惠及一方企業,惠及一大批從業者的卻不多。
從“黑土地”到“一擔糧”,李紅軍幫許多人掙到了錢,不僅掙到了錢,而且是誠誠實實,有情有義的掙到了大錢——還有什么比這更加實在,更加服眾?
于行業利,于人利,愿李老爺子肩挑一擔糧,行穩!致遠!
該二維碼7天內(前)有效,重新進入將更新